白城市流行舞蹈班一年多少钱-9游会

城市分站 更新于:2024-03-10 08:56
  • 锦涩

    1983年春节期间,在吉林白城的一场冰上芭蕾演出,能走动的群众几乎都去观看了!

    舞台上,三位芭蕾舞演员在刺骨的寒风中身身穿短裙,动作优美而又整齐划一,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。

    一个县剧团的演员能有如此精湛的表演,足见她们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!

    芭蕾舞源于西方,很受人们喜爱,而从事芭蕾舞的演员必须有坚实的基本功,也付出了不少艰辛。上世纪50年代末,苏联最早把古典芭蕾引入冰上舞蹈,并成立了冰上芭蕾舞团,编排成套的节目。

    他们把芭蕾的结构形式用在冰上舞蹈之中,创作编排了《冬天幻想曲》和《雪花交响曲》等整套节目,在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响。

    冰上芭蕾提高了冰上舞蹈的抒情性,融入了情节性,扩大了表现范围 。同时,由于借助冰上技巧,增加了难度,从而更富于观赏性。

    比如,令人眼花缭乱的旋转、托举、后滑大跳、芭续转体大跳等动作,在冰上芭蕾中就很受欢迎。

    到了60年代初,中国也开始引进冰上芭蕾,编排的第一个作品是《白毛女》片段。

    由于冰上芭蕾需要特殊的场地,所以大多数都是在东北一带进行表演。吉林白城县剧团的女演员,通过几年间的刻苦训练,终于掌握了冰上芭蕾的技巧,并奉献给广大民众。

    1983年春节期间,她们为老百姓奉献了这场视觉大餐,表演了百姓闻所未闻的冰上芭蕾。当时的娱乐活动还比较少,普通老百姓,谁见过这阵势呀!

    难得有这么新鲜的节目,所以引来无数人到这里欣赏。

    据说,当年凡是能走路的差不多都到现场去观看了,人们争相目睹这一精彩的演出。

    瑟瑟寒风中,三位女演员们在舞台上旋转、跳跃,动作优美而整齐划一,引起当时的群众一个劲儿地喝彩。

    当时舞台的四周,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都挤满了人,甚至连房顶上都有人在观看。

    当然啦,观众当中男性居多!

    举报
  • 聪颖春风0f

    送戏下乡迎重阳节.文化惠民暖人心

    (薛东林报道):九九重阳节,浓浓敬老情。在重阳节到来之际,10月14日,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白城市歌舞团、吉剧团承办的2021文化惠民送戏下基层活动在洮北区岭下镇拉开帷幕。该剧团在团长付飞和副团长裴峰带领22名演职人员驱车45公里来到了岭下镇,演员们不辞辛苦,发挥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,他们先后深入到岭下镇石头井子、新平、四家子村及查干浩特开发区市民广场举行了4场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,此次演出正赶上中国传统佳节《九九重阳节》,吉剧团演员们的精彩表演,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戏曲演出,为老人们送上了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。

    剧团所到之处,农民群众听说由市里剧团到屯里演出节目,不少农民放下正在秋收的农活纷纷赶到现场观看。独唱《山沟沟》、《忘不了情》、《孝敬爹妈》、二人转《水漫蓝桥》、《西厢观画》、舞蹈《东北情》、《舞动青春》、《再唱山歌给党听》及小品《有钱没钱都是妈》等节目,让村里的群众和老人们过上一把戏隐。

    演员们精湛的演技,韵味醇厚的唱腔,惟妙惟肖的表演,引得台下的观众时而欢声笑语,时而掌声阵阵,叫好连连。特别是演员范建军演唱的《孝敬爹妈》歌曲时与台下观看的老人们的互动,现场不少老人随着歌声眼睛都湿润了。由演员李会平、李蕊、崔紫萧、高君表演的小品《有钱没钱都是妈》台下的老人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有的观众边看边参与互动,场面十分感人。

    “送戏下乡”活动,不仅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欣赏到高质量的戏曲演出,更是宏扬了民族传统文化,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,营造了爱党爱国爱家乡和浓厚的爱老、敬老、助老的社会氛围。

    此次活动得到了洮北区岭下镇党委、*的大力支持,在演出时镇党委宣传委员、文化站领导亲自引导演员到村屯,演出后镇党委、*班子成员与演员合影留念。

    特别是查干浩特开发区关工委得知市剧团到区义演时主动配合,同时还积极组织了镇区街道4支关工委舞蹈队参与市吉剧团并且同台开展演出活动,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