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海东升大厦卖多少钱-9游会

城市分站 更新于:2024-03-09 15:30
  • 彩云飞

    临海东升大厦卖多少钱

    近日,有不少网友关注到了浙江临海东升大厦的最新消息——这座高层建筑开始进行出售。而临海东升大厦的售价,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。

    据悉,临海东升大厦位于浙江省临海市鹿西接待中心对面,属于城市中心地段。该楼高达100多米,共有32层,不仅外观气派,内部空间设计也十分优秀。此次出售的是16层至32层的部分房源,共计176套,分别是两室和三室户型。据悉,这批房源的总面积约为2.5万平方米。

    那么临海东升大厦的售价到底是多少呢?根据业内人士披露,这批房源的报价为每平方米12000元。换句话说,一个70平方米的两室户型,售价大约是840000元;一个100平方米的三室户型,则售价在1200000元左右。

    这样的售价,相比起临海市其他高端楼盘来说,还算是比较合理的。同时,临海东升大厦的地理位置和建筑品质也使其备受关注,估计这批房源售出的速度也不会太慢。

    总体来看,临海东升大厦的售价并不算过高,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建筑品质,无疑是不少人心中的理想之选。此次售卖的176套房源,也有望很快被抢购一空。

    举报
  • 冬雪冬雪

    初六顺(吟诗填词)(原创首发)

    (一)七律

    初六暖阳心气顺

    青葱老弱俱精神

    逢人笑口皆称好

    遇事可心咸守真

    行路轻松堪享受

    居家温暖不沉沦

    身闲觅得清欢趣

    感慨寻思枯木春

    平水韵上平声十一真,癸卯元月初六未时。

    (二)醉春风

    沿看瓯江汛,天波人泰运。春生阳气泽吾身,润、润、润。临海消嗔,仰峰知慎,慧儿方寸。

    论辨张家训,声地心元本。东升暖日晒经文,顺、顺、顺。安乐施仁,健康行稳,率真无困。

    词林正韵第六部仄声,癸卯元月初六申时。

    图片即日手机随拍。

    举报
  • 用户6907667105388

    一组珍贵的厦门老照片,唤起几代厦门人的美好回忆!厦门“大八景”有哪些?又在哪里?你去过几个地方?

    思明区鼓浪屿日光岩(图4、5)

    鼓浪屿原名“圆沙洲”、“五龙屿”,明朝时,泉州同知丁一中在岩壁上题刻“鼓浪洞天”四个大字,这就是“鼓浪屿”地名的由来。古书云:大天之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,乃真仙所居。因此”洞天“就是仙境的意思。鼓浪屿四面临海,岛上洞奇石秀,犹如一片世外桃源,因此丁一中游览后发出了”鼓浪洞天“的感慨。

    思明区白鹿路5号白鹿洞寺(图2、3)

    明朝时,厦门石痴林懋石在玉屏山麓开凿“宛在洞”,洞内供奉朱熹神像,遂以朱熹在庐山建“白鹿洞书院”故事,将这里命名为“白鹿洞”。后有好事之人,在洞内泥塑白鹿一只,每当天气湿热,洞中水汽上涨,白鹿仿佛口吐白烟,丝丝缕缕可见,这就是厦门小八景之一—“白鹿含烟”。

    思明区云顶岩路1号云顶岩寺(图16、17)

    云顶岩又称“洪济山”,海拔339.6公尺,是厦门岛内最高峰。山麓有云顶岩寺,寺内保留有多方珍贵的摩崖石刻。峰顶建有“观日台”,每当黎明,登临此台,遥望东海,一轮旭日喷薄而出,将海面染得一片鲜红,如同火焰跳跃一般,蔚为壮观,人称“云顶观日”,为厦门大八景之首。今山顶为军事管理区。

    思明区思明南路305号鸿山寺(图6、7)

    位于思明南路中段的鸿山,坐拥鸿山寺、嘉兴寨、和尚石等诸多名胜古迹,其中又以“鸿山织雨”一景最奇。昔日这里地势特殊,山形迂回曲折,每逢风雨,风借山势,雨丝飞旋飘忽,相互交错,形成状如织布的奇观,故称”鸿山织雨“。可惜上世纪建设思明南路时,破坏了地势,“鸿山织雨”也就再也看不到了。

    思明区莲前西路447号普光寺(图10、11)

    普光寺,又称“金鸡亭”,传说古时有农民在此掘到金鸡,金鸡有灵性,能拂晓自啼。农民以为神明,遂筹资建亭,供金鸡于亭内,故名。后有僧人在亭中供奉观音菩萨,遂演变为普光寺。昔日亭前有一旗杆,晨风吹过,声声作响,毗邻雄鸡,随声而啼,鸡声逐渐遍布全村,形成一道奇特的“金鸡晓唱”胜景。今旧景已废,不闻鸡鸣,今普光寺为1980年代后重建。

    思明区虎溪岩路5号虎溪岩寺(图8、9)

    虎溪岩,一名“玉屏山”,中间峭壁嶙峋,岩石密布。相传山南有一洞,古为虎穴,洞中一股清泉,喷流成溪,遂称“虎溪”。虎溪岩为本岛传统赏月胜地,因山中有一“棱层”石洞,洞中塑有一虎,每逢农历十五,满月东升,月光照在老虎头上,其双目炯炯,形欲奔跃而起,十分神威,这就是厦门大八景之一的“虎溪夜月”。

    思明区筼筜湖(图14、15)

    很多人说阿嬷唱错了,明明是“筼筜渔火”。其实在过去的筼筜港也称“圆通港”,早期的地图和文献中都有记载。“筼筜港”即今筼筜湖的前身,昔日港上多有渔人夜间捕鱼,点点渔火,若隐若现,宛如列星般浮沉闪烁,绚丽迷人,故名“筼筜渔火”,上世纪70年代的“围海造田”运动中被围成了内湖,今筼筜渔火已被岸边大楼上绚丽的灯光所取代。

    湖里区金山路龙湫亭(图12、13)

    龙湫亭,又名“龙鬚亭”,始建于宋,主祀观音菩萨。亭旁有榕,郁郁葱葱,森然异常。亭下有“龙洞”,传说早年有龙受困于此,某日雷声大作,龙趁机穿土,脱身飞去,留下这个洞。洞中有泉喷涌而出,穿土而成桥,此桥纯为土制,别无砌柱架撑,历年行人行走,毫无破损或陷塌成窟,是为“龙湫涂桥”,为厦门一奇景。今涂桥不存,原址有近年重建的龙湫亭寺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