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沧沧源县有多少汉族-9游会
-
婧雅19
临沧沧源县有多少汉族
临沧市是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,其中沧源县是该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,位于临沧市的东南部。 据2019年统计数据,该县的总人口为41,355人,其中汉族人口占了98.25%。因此,可以说,沧源县是一个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地区。
沧源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,也有彝族、傣族、白族等民族。但是,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,汉族人口是当地人口中最大的一个族群。这也导致了该地区的文化、语言、宗教等方面都以汉族文化为主要特征。
临沧市的其他县区也有类似情况,如云县、永德县等都是以汉族人口为主。当然,这并不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、融合和发展。在这个地区,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合作已经成为共同的特点和习惯。
总而言之,在临沧市的沧源县,汉族人口是最多的。 当然,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,这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基础。
举报 -
柠檬创意家居
广允缅寺位于沧源县城勐懂镇大街北侧,俗称“学堂缅寺”始建于清代,为南传上部座佛教建筑,是云南省西南省民族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较有重要影响的寺院之一。
广允缅寺建筑,据传是道光八年(1828年)汪政府调停耿马土司内讧,册封罕荣高为土司的时代所建,距今170多年。建筑风格较多地受到汉族建筑风格的影响,保留了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,是汉式建筑外形与傣族庭院内部装饰的有机结合,在建筑艺术风格上独具一格。
广允缅寺由于其历史、地域、人文、宗教的重要地位,于1988年元月13日,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。
举报 -
翼鹰3
如果要在中国境外找一块最像中国的地方,果敢说自己是老二,恐怕没有其他地方敢称第一。1661年,随南明永历帝逃难的明朝将领杨高学家族进入中缅边境的果敢地区,果敢由此进入杨氏土司政权时代。
果敢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,面积约为2700平方公里,与我国云南省的镇康县、沧源县、耿马县以及龙陵县接壤,人口约20万,其中80%以上为汉人(缅甸官方称为果敢族)。
明末以前,果敢地区虽为不毛之地,但这里却是云南布政司管辖范围,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。
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穷途末路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出逃缅甸。四年后,吴三桂率清兵进入缅甸俘虏永历帝。之后,永历帝的数千随从,有的降清,有的逃往内地,但绝大部分官兵百姓留在了如今缅北的这块地方。果敢地区的汉人便是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。
杨高学是永历帝的部下,当南明政权土崩瓦解之后,杨氏家族在果敢地区建立了土司政权,延承着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官僚体系。道光二十年,云南总督念果敢土司捍卫西南边境有功,“奏封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”,并颁发封印。
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,中缅两国虽然长期未明确两国的正式边界,领土纠纷也时有发生,但果敢却一直是清朝皇帝诰封的土司,是清朝治下的中国领土。
1894年中英在伦敦签订了《中缅边界条约》,明确规定果敢地区归属中国。但随后在1897年,在英国的威逼下,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,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《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》,将果敢划入英属缅甸。果敢的汉人从此成为异国华人,当地汉人被改称果敢人。
1948年缅甸独立后,土司杨振材表面上被迫交出了权力,但实际权力仍然把持在杨氏家族手中。缅甸政府派军队进驻果敢,实行缅族独大主义,歧视果敢民族,人们对缅军非常反感,缅甸当局在果敢的直接统治并不稳固。
1960年3月,缅甸发生军事政变,新政权重点打击缅北少数族群,杨氏家族领导土司地方民族武装向缅甸当局发动反击,争取自治地位。但杨氏武装被缅甸政府军击溃,群龙无首的各路豪强纷纷崛起。
三百年统治余威仍在的杨氏家族后人、曾出任过土司杨家自卫队分队长的罗星汉、受过国民党入缅溃军培训过的彭家声,在果敢各自割据一方,他们时而联合、时而内战,斗的不亦乐乎,形成了果敢的“小三国”局面。
1968年缅共到缅北开辟根据地,果敢被划为缅共东北军区管辖,一时间,小小的果敢境内云集了政府军、缅共、杨氏家族、罗星汉、彭家声等多股势力。后来,人称“果敢王”的彭家声宣布加入缅共,他的部队以“缅甸人民解放军”的名义实现了对果敢政权的统一。
20世纪80年代末期,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下,1989年3月11日,彭家声宣布脱离缅共,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(简称果敢同盟军),彭家声出任同盟军司令。
果敢同盟军与政府和解,成为1988年以来第一支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,其辖区被中央政府划为掸邦第一特区,彭家声兼任特区政府主席,成了一时间的“民族英雄”。
后来的20多年,虽然果敢同盟军内部为争夺政权与兵权,发生过多次内讧,但果敢地区一直都保留着自己的武装,缅甸中央政府仅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、教育人员,特区与中央政府之间基本相安无事。
2009年开始,缅甸军政府一改温和政策,要求各民族地方武装接受整编,接受政府监管,放弃对武装部队的控制权,克钦独立军等势力明确拒绝接受改编,这一要求同样被果敢方面直接拒绝。
时隔多年后,缅甸政府再次将少数民族武装称之为“叛军”,终于酿成8月的“果敢事件”,政府军动用武力将再次统治果敢的彭家声驱逐出境,长期保持自治地位的果敢同盟军政权宣告瓦解。
2011年3月25日,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“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”,缅甸中央政府正式掌管果敢地区。原果敢同盟军余部被改编为缅甸边防部队,编制为1个营,番号为“第1006边防营”。
果敢人身上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液,他们说汉语,用汉字,使用中国的手机信号,流通人民币,当地的政府公文、新闻媒体都是浓郁的中国风格,连学校教材也是中国课本,满大街映入眼帘的都是方块字的广告牌和告示牌。走在果敢的大街上,与走在中国西南边陲小镇无异。
1960年中缅两国划界,本着“尊重历史,照顾现实”的精神,果敢地区继续留在缅甸版图。多年来,果敢人一直坚持捍卫自己的本民族利益,并带动其他缅甸少数民族武装走上和平道路,这是符合历史潮流的。
但如今,果敢人的自治梦想破灭了,果敢人也深切体会到丧失民族自主权利的悲哀。现在,克钦独立军、佤邦、勐拉、德昂、若开等“民地武”对缅政府伸出的任何橄榄枝都保持高度警惕,也是源于果敢的前车之鉴。
2014年终时,五年前被缅甸政府军击溃逃散的“果敢同盟军”东山再起,多次与政府军交火。虽然他们已经难以形成大气候,但近现代果敢的传奇历史,仍在继续。
举报